地平线摄影网

标题: 解构布达拉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36
标题: 解构布达拉
整理《1万2千里朝圣|青藏神曲》(下部),禁不住来建筑版提前发这个布达拉宫单元。
布宫摄者伙矣。大全景、大气魄、药王山机位..
去年一个黄昏临近时刻,不能入宫,不能上山,索性就在北京路街边选取些角度,尝试打破那些习以为常的构图方式,将这座巨大的圣殿用镜头来解构、重组。
发此贴还有一个愿望:求解布达拉宫山前、路边、左右那两座黄色小碉楼式的附属建筑的名称、来历。是[达扎路恭纪功碑]原址?还是先前关押奴隶的地牢的地面出口?希望得到知情人指点。在此预支谢意!

(1)从街对面的市政花坛借前景,透视。

IMG_7219.jpg (153.95 KB, 下载次数: 45) 设为封面

IMG_7219.jpg


(2)竖构图一次。

IMG_7220.jpg (170.29 KB, 下载次数: 61) 设为封面

IMG_7220.jpg


[ 本帖最后由 片尾曲 于 2008-9-7 16:21 编辑 ]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39
(3)夕照金山作为主体,布达拉的东翼建筑成了陪衬。

IMG_7221.jpg (176.61 KB, 下载次数: 51) 设为封面

IMG_7221.jpg

作者: 草根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39
沙发欣赏
作者: 南人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41
片兄又献身了 等着瞧了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42
(4)

IMG_7225.jpg (179.68 KB, 下载次数: 111) 设为封面

IMG_7225.jpg


(5)高处大概是[白宫]的[东日光殿]。

IMG_7226.jpg (172.6 KB, 下载次数: 40) 设为封面

IMG_7226.jpg

作者: 折叠的小车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43
坐个板凳,慢慢欣赏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45
(6)西日光殿(?)前景处,院内居然是工商局。

IMG_7228.jpg (158.47 KB, 下载次数: 45) 设为封面

IMG_7228.jpg

作者: 城市大眼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46
不同常规的视角和表达,搬小马扎坐下来学习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47
(7)西翼的“之”字形宫墙。

IMG_7229.jpg (173.93 KB, 下载次数: 46) 设为封面

IMG_7229.jpg


(8)

IMG_7230.jpg (158.17 KB, 下载次数: 54) 设为封面

IMG_7230.jpg
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50
(9)“红、白”交接处。白宫部份大概是[晒台],没看见下面是布宫立面最大的一幅?专为晒佛之地。

IMG_7231.JPG (145.56 KB, 下载次数: 47) 设为封面

IMG_7231.JPG

作者: 方格衬衣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51
片尾兄终于上新片了,期待许久 这组精彩的布达拉宫解析,要坐着慢慢欣赏才行。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52
(10)红宫天际线。

IMG_7233.jpg (148.8 KB, 下载次数: 21) 设为封面

IMG_7233.jpg
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53
(11)

IMG_7234.jpg (176.19 KB, 下载次数: 21) 设为封面

IMG_7234.jpg


(12)

IMG_7235.jpg (142.14 KB, 下载次数: 21) 设为封面

IMG_7235.jpg
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54
下面开始,就是俺急需求解的部份:广场前两个质朴中透着华贵的黄色小楼。

(13)

IMG_7248.jpg (162.22 KB, 下载次数: 22) 设为封面

IMG_7248.jpg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2008年9月7日16:22插播答案:】

经四川大学历史系[吕洪亮]博士引荐,请教其同事[杨清凡]老师,今日得到正解,扎西德勒 ——
这是两座碑亭!

左侧碑亭内,为乾隆朝《御制十全记碑》,高4.22米,记载了清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,清兵在福康安率领下驱逐廓尔喀侵略军出境的历史。杨老师称,当年她曾亲自入去制作碑文拓片,背面题款为: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孟冬月御笔。
右侧为康熙《御制平定西藏碑》,高3.74米,刻有藏、汉、满三种文字,碑文记载了清康熙六十年(1721年)平定蒙古准噶尔部侵扰西藏的历史。川大杨清凡老师提供的背面题款为:康熙六十年宸翰,雍正二年季夏月吉日立。也就是说,康熙御撰碑文后,直至雍正二年(1724)方才制碑。
二碑于1964年曾一度移至布达拉山后的龙王潭,后迁回。

杨老师说,2001年左右,她亲见碑亭外门仍未上锁,夜里,便成了乞丐、清苦的朝佛者定点栖身的地方,地上还会看见他们遗留的小布毯。尽管如此,二碑的碑文却有惊无险,依然完整。

[ 本帖最后由 片尾曲 于 2008-9-7 16:22 编辑 ]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56
(14)用尽广角端,飞檐真的有欲飞的架势。

IMG_7252.jpg (167.88 KB, 下载次数: 18) 设为封面

IMG_7252.jpg

作者: 三月小雨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57
角度多变,构图考究,展现着神秘的布达拉魅力,楼主的片子耐人回味,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。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57
(15)画左为北京路,华灯初上时。

IMG_7254.jpg (163.77 KB, 下载次数: 24) 设为封面

IMG_7254.jpg
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58
(16)“黄楼”+布宫主体。

IMG_7259.jpg (173.9 KB, 下载次数: 22) 设为封面

IMG_7259.jpg
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4:59
(17)

IMG_7260.jpg (158.43 KB, 下载次数: 21) 设为封面

IMG_7260.jpg
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5:01
(18)很喜欢这种前后的大小体量的对比。

IMG_7267.jpg (152.26 KB, 下载次数: 22) 设为封面

IMG_7267.jpg
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5:02
(19)来了两个喇嘛。

IMG_7271.jpg (166.54 KB, 下载次数: 20) 设为封面

IMG_7271.jpg


(20)

IMG_7276.jpg (158.98 KB, 下载次数: 22) 设为封面

IMG_7276.jpg
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5:03
(21)

IMG_7277.jpg (161.47 KB, 下载次数: 21) 设为封面

IMG_7277.jpg

作者: 南人    时间: 2008-9-2 15:04
好!!!!!!!!!!!!!!!!!!!!!!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5:05
(22)最后还是俗一回,来个标准照。

IMG_7281.jpg (140.06 KB, 下载次数: 23) 设为封面

IMG_7281.jpg



一并感谢楼上朋友在起帖伊始就迫不及待支持老同志!!
作者: 斯派克-李    时间: 2008-9-2 15:11
来晚了,片兄~
第一次这样看布宫~光好,最后一P也俗得精彩~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5:14
原帖由 斯派克-李 于 2008/9/2 15:11 发表
来晚了,片兄~
第一次这样看布宫~光好,最后一P也俗得精彩~


感谢。
作者: 卡布奇诺    时间: 2008-9-2 15:14
广角的透视在此使用不乏其妙,沉重的色调也显现出这组建筑的厚重历史,独特解构的手法拍出新意!推荐无疑!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5:22
原帖由 卡布奇诺 于 2008/9/2 15:14 发表
广角的透视在此使用不乏其妙,沉重的色调也显现出这组建筑的厚重历史,独特解构的手法拍出新意!推荐无疑!


谢谢咖啡班表扬
作者: 灰色系    时间: 2008-9-2 15:51
可能后期处理下更出彩
作者: 小月亮    时间: 2008-9-2 15:57
俺来欣赏了!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16:03
原帖由 灰色系 于 2008/9/2 15:51 发表
可能后期处理下更出彩


谢灰班建议。
俺不懂[佛头笑普],
只拿[魔术手]小整了下下。

作者: 识伊    时间: 2008-9-2 16:14
很漂亮。
作者: 樱桃    时间: 2008-9-2 17:32
好片子
作者: 蓝色剑桥    时间: 2008-9-2 19:06
又有看头了。我收藏后欣赏,谢谢片兄。
作者: 南人    时间: 2008-9-2 21:01
好的视角就有好的视觉,欣赏这手法
作者: 找矿人    时间: 2008-9-2 21:02
看了片兄的大作,叫人说什么呢?想了一下,还是要表达一点意思,不然愧对片兄辛劳,给朋友们带来惊喜。片兄多日不见,这就叫做“在沉积之中的等待,等待沉积之中的爆发”

[ 本帖最后由 找矿人 于 2008-9-2 21:27 编辑 ]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 21:04
深谢楼上朋友
作者: 伊索言    时间: 2008-9-2 23:54
片兄用解构手法去拍大家熟悉的一个建筑很独到,非常欣赏,个人认为这解构手法也只适合局部使用和用在熟悉的事物上,大而全虽然俗,但能更好表现事物的全貌,呵呵~~勿怪!受商业流毒太深尽是废话
作者: 风笛无声    时间: 2008-9-3 01:53
好视角 好手法, 好色调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3 19:41
原帖由 伊索言 于 2008/9/2 23:54 发表
片兄用解构手法去拍大家熟悉的一个建筑很独到,非常欣赏,个人认为这解构手法也只适合局部使用和用在熟悉的事物上,大而全虽然俗,但能更好表现事物的全貌,呵呵~~勿怪!受商业流毒太深尽是废话


说得是嘎
难怪[时代图片库]俺的图卖不出去,
征图的一般都指定要平角、全景、顺光、天气好..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3 19:41
原帖由 风笛无声 于 2008/9/3 01:53 发表
好视角 好手法, 好色调


多谢。 好人。
作者: 感觉阳光    时间: 2008-9-4 00:21
来晚了,片兄气我呢,你都解完了,俺十月份去还拍啥呀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4 00:41
原帖由 感觉阳光 于 2008/9/4 00:21 发表
来晚了,片兄气我呢,你都解完了,俺十月份去还拍啥呀


啊?您不早说!
作者: 斯派克-李    时间: 2008-9-4 00:49
原帖由 感觉阳光 于 2008-9-4 00:21 发表
来晚了,片兄气我呢,你都解完了,俺十月份去还拍啥呀

咖啡重新解过嘛,学数学答案都可以有几个解呢。
作者: 岸上渔民    时间: 2008-9-4 01:14
好片欣赏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4 01:17
原帖由 斯派克-李 于 2008/9/4 00:49 发表

咖啡重新解过嘛,学数学答案都可以有几个解呢。


李哥提倡素质教育。支持。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4 01:17
原帖由 岸上渔民 于 2008/9/4 01:14 发表
好片欣赏


好人好梦
作者: 米琪    时间: 2008-9-5 11:21
学习~~~如临其境
作者: 侃景    时间: 2008-9-5 14:37
好景致,片子很大气
作者: 南人    时间: 2008-9-6 01:44
这解法倒很新颖,片兄的视觉很特别,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6 10:20
谢谢楼上诸位

小小得意一盘:本组片已被某杂志选中10幅,10月刊发,正为千字配文挠头咧。
作者: davidwu    时间: 2008-9-6 10:30
原帖由 片尾曲 于 2008-9-6 10:20 发表
谢谢楼上诸位

小小得意一盘:本组片已被某杂志选中10幅,10月刊发,正为千字配文挠头咧。


那真要恭喜LZ了!
作者: 蓝调爵士    时间: 2008-9-6 12:44
原帖由 片尾曲 于 2008-9-6 10:20 发表
谢谢楼上诸位

小小得意一盘:本组片已被某杂志选中10幅,10月刊发,正为千字配文挠头咧。

恭喜了! 值得来一杯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6 15:41
哈哈,谢谢二位。有点儿张扬了。
作者: feel    时间: 2008-9-6 16:18
欣赏!视角独特,带来不一样的感受!
作者: 再别秋千    时间: 2008-9-7 07:13
画面感觉,视角独特
作者: 小丫子    时间: 2008-9-7 11:08
有思想,好视觉,可以看出楼主的细心与用心,非常欣赏楼主对建筑独到的视觉与文化理念,主题起得好,欣赏与学习了。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7 16:25
感谢飞儿(feel)、再别秋千、小丫子到访
三个女侠?

前面的“小黄楼”实为碑亭,已插播答案。可参阅。
http://photo.21hor.com/viewthrea ... p;extra=&page=2
作者: 杰克船长    时间: 2008-9-8 16:12
欣赏,这样的局部表达很少见
作者: 北极星    时间: 2008-9-8 17:12
来学习了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8 17:27
尝试而已。
感谢二位。
作者: 北极星    时间: 2008-9-8 17:38
视角不错,好片顶了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9 12:01
原帖由 北极星 于 2008/9/8 17:38 发表
视角不错,好片顶了


感谢视察
作者: 果子    时间: 2008-9-10 11:33
向往亲眼看看布达拉,只能先在LZ这过过眼瘾了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10 12:25
原帖由 果子 于 2008/9/10 11:33 发表
向往亲眼看看布达拉,只能先在LZ这过过眼瘾了


支持亲往
作者: 残留影像    时间: 2008-9-10 12:30
另一个角度看西藏,不同的感受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10 14:18
原帖由 残留影像 于 2008/9/10 12:30 发表
另一个角度看西藏,不同的感受


色眼得嘛
作者: 山水    时间: 2008-9-11 11:41
片兄的作品总是以其独到的视角来阐述主题,特别是那两个小碑亭的介绍,真是很受益,以前从没看见或听说过,这样的叙述风格确实独到,有以小(碑亭两代君王的御笔)见大(整个西藏的历史)之精妙,俺就是坐在地下十八层也要顶!!!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11 13:35
原帖由 山水 于 2008/9/11 11:41 发表
片兄的作品总是以其独到的视角来阐述主题,特别是那两个小碑亭的介绍,真是很受益,以前从没看见或听说过,这样的叙述风格确实独到,有以小(碑亭两代君王的御笔)见大(整个西藏的历史)之精妙,俺就是坐在地下十八 ...


山水兄的盛情俺珍藏了

的确,
行与摄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
谁让我们当年读32开课本时不耐烦呢

为这组片在一个杂志写的文字
末尾是我的心声:
不能静心读万卷书
那就带着相机行万里路

作者: 飘零的落叶    时间: 2008-9-11 14:33
片兄这组作品特别有味道,欣赏独到的视角及对文化载体---布达拉的理解与表达,片子充满文化与思想性,受教了。
作者: 斯派克-李    时间: 2008-9-11 14:49
原帖由 片尾曲 于 2008-9-4 01:17 发表


李哥提倡素质教育。支持。

恭喜片兄的片子被杂志钦点,再次拜读了、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12 12:34
感谢落叶兄和李兄鼓励
作者: 微距911    时间: 2008-9-14 08:22
好图,好图
作者: 古城老人    时间: 2008-9-14 16:46
欣赏
作者: nike    时间: 2008-9-15 14:32
解法不错,欣赏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15 23:58
向楼上二位学习
作者: 南人    时间: 2008-9-17 00:53
片兄这贴就算发完了?没了?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17 02:26
原帖由 南人 于 2008/9/17 00:53 发表
片兄这贴就算发完了?没了?



这组就恁个了罢。
作者: 蒲公英    时间: 2008-9-18 10:47
好片,欣赏了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18 17:10
原帖由 蒲公英 于 2008/9/18 10:47 发表
好片,欣赏了


谢谢
作者: 秋雨纷纷    时间: 2008-9-21 15:16
欣赏楼主用解构手法带我们走入神秘的布达拉,视角很独特,理性思维与感性人文相互贯穿,片片有内容、图图有思想,确实好作品,感谢分享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1 21:20
原帖由 秋雨纷纷 于 2008/9/21 15:16 发表
欣赏楼主用解构手法带我们走入神秘的布达拉,视角很独特,理性思维与感性人文相互贯穿,片片有内容、图图有思想,确实好作品,感谢分享


感谢您不弃和肯定,我会加油。
作者: 会飞的鱼    时间: 2008-9-24 12:59
强,领略了美景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4 13:26
原帖由 会飞的鱼 于 2008/9/24 12:59 发表
强,领略了美景


谢,舒服到心里。
作者: 天堂飞鸟    时间: 2008-9-27 11:50
欣赏了
作者: 山水    时间: 2008-9-27 16:26
原帖由 片尾曲 于 2008-9-11 13:35 发表


山水兄的盛情俺珍藏了

的确,
行与摄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
谁让我们当年读32开课本时不耐烦呢

为这组片在一个杂志写的文字
末尾是我的心声:
不能静心读万卷书
那就带着相机行万里路
...

片兄过谦了!
怕是在“行万里路”之前
片兄伏案灯下
做功课的时间
不会少吧
很喜欢您的作品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9-27 23:38
原帖由 山水 于 2008/9/27 16:26 发表

片兄过谦了!
怕是在“行万里路”之前
片兄伏案灯下
做功课的时间
不会少吧
很喜欢您的作品


感谢山水兄。大假快乐。
明日出发,去朝拜梅里,回来汇报。
作者: 伊索言    时间: 2008-9-28 01:07
恭喜贺喜了!
作者: 神之舟    时间: 2008-9-29 21:24
精彩的人文作品
作者: 逆光叶子    时间: 2008-9-30 09:54
欣赏
作者: 镜头也疯狂    时间: 2008-9-30 10:26
大作欣赏
作者: 网上丣    时间: 2008-10-1 16:53
学习
作者: 飘零的落叶    时间: 2008-10-2 12:01
原帖由 秋雨纷纷 于 2008-9-21 15:16 发表
欣赏楼主用解构手法带我们走入神秘的布达拉,视角很独特,理性思维与感性人文相互贯穿,片片有内容、图图有思想,确实好作品,感谢分享


作者: 家有宝机    时间: 2008-10-3 05:00
lz多发几组吧,让我好好学习一下!
作者: 皮皮    时间: 2008-10-4 16:12
随着LZ的PP游览了一番
作者: 九酒至极    时间: 2008-10-6 00:00
学习中……
作者: 天南地北    时间: 2008-10-6 12:57
很有想法的一位摄友,欣赏了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10-7 10:40
诚谢诸友

梅里回来了,
不给脸。
大概人群中有小日本。
意外收获颇多,
还经历了[路虎]翻车之祸,
幸无恙。

稍后一一汇报。
作者: 米琪    时间: 2008-10-7 11:27
原帖由 片尾曲 于 2008-10-7 10:40 发表
诚谢诸友

梅里回来了,
不给脸。
大概人群中有小日本。
意外收获颇多,
还经历了[路虎]翻车之祸,
幸无恙。

稍后一一汇报。

期待楼主的汇报工作。
作者: 片尾曲    时间: 2008-10-7 12:18
原帖由 米琪 于 2008/10/7 11:27 发表

期待楼主的汇报工作。


sure




欢迎光临 地平线摄影网 (http://www.horphoto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