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jpg
(484.83 KB, 下载次数: 31)
设为封面
荒漠中见到绿洲,心灵上的震憾只有新疆才有吧
2.jpg
(326.87 KB, 下载次数: 27)
设为封面
看到绿洲向荒漠延伸,禁不住感动涌上心头
3.jpg
(489.7 KB, 下载次数: 29)
设为封面
飞机上看到的绿洲,向新疆一代代的建设者致敬!
大姨一家——直把他乡做故乡
大约下午3 点,飞机准备着陆乌鲁木齐。从飞机上向下望,可以看到如海洋般广阔的茫茫戈壁——但在这寸草不生的地方,渐渐浮现出了绿洲、城市。
乌鲁木齐,据说,在蒙语里的意思是“美丽的牧场”,它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,是亚洲的地理中心,也是举世闻名的古“丝绸之路”新北道的必经之路。虽然是炎热的8 月,但阳光下和树荫下判如两地,树荫下十分凉爽,机场两旁的路上,排列着大大小小的水果摊:葡萄、西瓜、哈密瓜、蟠桃,个个让人垂涎欲滴, 看摊的小贩们悠闲惬意地看着匆匆过客,让人们觉得他们的到来,是为了看这变幻的人间,至于是否能卖出水果倒在其次……
乌市里树木郁郁葱葱,街道宽阔,非常热闹,家乐福、国美等商店应有尽有——似乎与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没有很大的区别。只是,不时会有头带丝巾、身穿长裙的维族美女和长得很像阿凡提大叔的维族男人擦肩而过,给这座城市添了些许异域气氛。
我对乌鲁木齐的印象来自大姨一家人。小时候,总盼望新疆的大姨和姨父回京探亲,那样的话,每每总能吃到新疆的葡萄干和大杏仁。大姨是妈妈的堂妹,在北京四合院长大,姨父则是同院的邻居, 妈妈、大姨、舅舅们从小称呼姨父为路哥,后来,渐渐长大,……
一切就象是电视剧的情节:青梅竹马的大姨和姨父结了婚,姨父大学毕业后毅然来到了新疆,投入了边疆建设,而大姨则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,再倒汽车,追随姨父的足迹而去,来到了据说“很荒凉”的乌鲁木齐,就这样一干就是大半生……
当初的热血沸腾的青年,如今已年过古稀:他们的孩子,都已结婚生子,孙辈们也都长大成人。用他们的话说,就是在新疆“献出青春献子孙”的一代人……
到乌鲁木齐,当然要去拜访。在大姨家,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款待,大盘鸡、拉条子、囊包肉,佐以楼兰红酒——嘿嘿,海把楼兰红酒评为国内最好的红酒, 而新疆的哥哥、姐姐们,忙着给我介绍新疆的风景、特产,外甥、侄子们则不停地让我介绍北京……
我问大姨和姨父:在新疆干一辈子,想不想北京?
姨父笑笑说,当然想,每年回北京都要去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看看,老北京的四合院、前门大街的小吃,总让他怀念;不过,从没后悔过来新疆——他们见证了新疆的发展,而新疆的今天有他们的努力……
后来,在新疆一路走来:从昌吉到石河子,从克拉玛依到布尔津、从伊犁到喀什……遇到许多像大姨和姨父这样的家庭,他们从天南海北来到了这个共同的地方,在这茫茫戈壁上,靠年轻的理想,在大漠荒野上建起了一个个“美丽的牧场”…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