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陆   注册
查看: 5368|回复: 44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【芙蓉烟雨】清明家祭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帖主
发表于 2011-4-9 22:09: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
说起来有点郁闷啊,清明时节特意跑回老家,一天里拿着笨重的单反,跟着父辈,牵着小辈,一起爬了三座青山,祭祀了四座老祖的坟茔,不管不顾地拍了几百张的片子,只为了完成这个心愿,可是,我还是失算了,被该咒的劣质卡耍了——将近200张的片子没法读出!呜呜。。。
不过还好,许是老祖心疼我,看我辛苦,总归是剩下了几张家中祭祀过程的片子,且上吧,等来年,来年一定从新完整地记录!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投票投票 踩
沙发
 楼主 发表于 2011-4-9 22:13:18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阿婕 于 2011-4-10 08:29 编辑

回复 1# 阿婕


    【家族影像】2011年的祭祀

我的祖上出自永嘉山底一个叫表山的偏僻小山村,祖辈与连绵的大山和深邃的密林为邻,除了砍柴、烧炭,就是种番薯、摘苦抛(一种略似文旦的原生态水果),日子及其困苦。我爷爷的父亲——一个不甘一辈子深陷深山的山里汉子,在一次赶了八个时辰到达芙蓉镇来赶集的那一天开始,他握着唯一的财产:一根挑柴的扁担、一块既当汗巾又做夏被的尺方粗布、一个装了半兜掺满番薯叶淹抛皮的蒲草袋,毅然地留在了这个在当时看来如此地繁华的小镇街上的路廊里,发誓不久的将来一定要将半辈子没出过大山的爹娘接到山外来!
于是,我的太爷爷拜一个香烛师傅为徒,凭着吃苦耐劳的本性和天生的灵性,几年后果真在芙蓉镇上开启了整个家族大迁移的始点:香店楼。
不久,我的太爷爷将自己的爹娘、叔伯、兄弟姐妹,一个个地接到了大山之外,从此,我们的家族开始在此地蔓延、生息、发展、再出发,直至遍布各地。如今,到了我的儿女辈,已经繁衍了整整六代子孙。
每年的清明,无论住的多远,生活工作多忙绿,我们家的叔伯兄弟,总归是尽量地赶回家乡,在这个山清水秀的浙南小镇,祭祀我们的老祖太祖。。。。。。



我的祖父祖母遗像,祖父病逝于1964年,他临终前的眼睛一直紧紧地盯着我母亲怀里刚刚出生的我姐姐。祖母十三年后的冬至日也因突发的疾病去世,令人感慨的是,我的祖父母都在59岁那年走的。

祖父祖母.jpg (170.74 KB, 下载次数: 15) 设为封面

祖父祖母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椅子
 楼主 发表于 2011-4-9 22:16:56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阿婕 于 2011-4-9 22:35 编辑

过去,因为战争年代的离乱,还有30年前的那段不可思议的年月,也因经济条件等的限制,家人对于太祖到底葬于何处一直没有心思去寻找,一直到了五年前,一个偶然的时机,我的一个入赘到山外村的太叔公的后辈发现了我们太老祖的坟茔,先是我大伯父去查看的,只见坐落于几间村屋间的破败的坟茔被乱草和乱石遮了个严实,拨开茂密的柴草,依稀看到一块墓志铭,上写:清处士讳清溪配张氏之墓。回来再跟家谱上的记载一对,果然是了!

墓志铭2.jpg (365.5 KB, 下载次数: 21) 设为封面

墓志铭2.jpg

墓志铭1.jpg (363.86 KB, 下载次数: 16) 设为封面

墓志铭1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板凳
发表于 2011-4-9 22:24:28 只看该作者
夹心一下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地板
 楼主 发表于 2011-4-9 22:38:43 只看该作者
清明的祭祀,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,总归是带点说不出的酸楚,再怎么喜欢开玩笑的长辈们此时此地不免满脸沉重的,一丝不苟地将坟茔周围打扫干净。我们这一代已经过了胡闹的年纪,每当这一天也总是静静地听长辈们不晓得叙述了多少年的陈年往事,将纸钱和鞭炮规规矩矩地燃放完毕。而孩子们,他们却只是当作一次放飞心情的踏青之旅,他们才不管是在肃穆的坟地还是祭祀的当下,就像曾经年少的我们。

家祭S1.jpg (385.88 KB, 下载次数: 12) 设为封面

家祭S1.jpg



家祭S2.jpg (243.64 KB, 下载次数: 19) 设为封面

家祭S2.jpg



家祭S3.jpg (317.55 KB, 下载次数: 13) 设为封面

家祭S3.jpg



家祭S4.jpg (362.73 KB, 下载次数: 26) 设为封面

家祭S4.jpg



家祭SO.jpg (333.64 KB, 下载次数: 45) 设为封面

家祭SO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#
 楼主 发表于 2011-4-9 22:40:44 只看该作者
今年的祭祀轮到四叔家做东,我们赶回家的家人都按时到了四叔家,四婶从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各种祭祀用品,以及家祭后的食品,大伯母在揉糯米粉,一种参了浙南特有的清明时节才有的俗称棉菜的野菜,揉好粉团再装馅料做成一个个清明团子,有红糖肥肉丁加芝麻和香葱的甜陷,有粉干蔬菜牡蛎春笋的咸陷,咸陷的就喵喵堂妹一个人爱吃,其他的人几乎一边倒偏爱甜陷的。红糖馅的吃的时候可要当心,出蒸笼后需晾个十来分钟才能吃,如果你猴急样的刚出锅就咬的话,小心!热辣辣的红糖酱烫了你的嘴唇再烫你的舌尖,一直烫到你的肚肠里,呵呵。可惜,这个做清明团子的过程片子读不出来了,以后补上吧。

家祭1.jpg (180.15 KB, 下载次数: 18) 设为封面

家祭1.jpg



家祭2.jpg (169.78 KB, 下载次数: 14) 设为封面

家祭2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#
 楼主 发表于 2011-4-9 22:42:20 只看该作者
我小的时候,也许是因为家贫的缘故吧,记忆中的祭祀菜肴极其简单素净,如今大家生活水平大大提高,那么供老祖宗的菜品也升级了。你看:有新鲜的海虾、蛏子、大昌鱼、箭豆、木耳等等,自然更少不了我的老祖宗们最爱的清明团子,还有如今闻名各地的温州酱鸭舌,我想,这个菜品恐怕老祖宗们也要费一番功夫猜疑了,呵呵。再加一碗素面,一碗白饭,一共十碗供品。

祭祀3.jpg (162.59 KB, 下载次数: 11) 设为封面

祭祀3.jpg



祭祀4.jpg (167.16 KB, 下载次数: 16) 设为封面

祭祀4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8#
 楼主 发表于 2011-4-9 22:44:36 只看该作者
菜已上齐,摆好酒杯,放妥筷子,家里的女长辈开始点香烛,这个时候是女人的专场了。一对蜡烛分两旁,中间是三支香,不能多也不能少。
而我的四婶因为是今天的主人家,所以,她捻着三支香来到大门外,对着天地邀请在天的先人前来赴宴。她念叨:阿公阿婆阿太太公,叔公叔婆外太公外太婆,今天是清明节,后辈来请你们回家吃节了,如果你们有朋友邻居没地方去的也请一起来吧。
我听到四婶最后的一句话忍不住“噗哧”一下笑出声来,说:你可真是好客啊,哈哈。


祭祀5.jpg (221.57 KB, 下载次数: 11) 设为封面

祭祀5.jpg



祭祀6.jpg (160.94 KB, 下载次数: 16) 设为封面

祭祀6.jpg



祭祀8.jpg (137.55 KB, 下载次数: 14) 设为封面

祭祀8.jpg



祭祀9.jpg (186.08 KB, 下载次数: 23) 设为封面

祭祀9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#
 楼主 发表于 2011-4-9 22:46:40 只看该作者
邀请完先人的在天之灵,将所有的门窗打开,好叫来自天地的先人进来。大伯父开始在供桌前“速故”(就是在祭祀前跟祖宗说话的意思),他说:大,娘,阿公阿太,你们慢慢吃,看看这么多儿孙你们高兴吧?希望你们多多保佑儿孙身体健康,小孩子读书好,不调皮,一年比一年聪明能干。

祭祀7.jpg (200.72 KB, 下载次数: 13) 设为封面

祭祀7.jpg



祭祀10.jpg (165.1 KB, 下载次数: 13) 设为封面

祭祀10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#
 楼主 发表于 2011-4-9 22:48:17 只看该作者
在老祖宗们吃节的时候,大人们总是要吩咐家里的小孩子:不要碰桌椅,不要伸手拿桌上的菜吃,要安静,要站在八仙桌的下首拜拜,请求老祖宗保佑自己像小狗一样乖。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是半信半疑长辈这些话的,但因为好奇,还拿个米筛躲在门缝里偷看,据说这样可以看到前来吃节的祖宗摸样,可是又害怕真的看鬼魂的可怕,所以一次也没敢真正地实施过。
我的小侄儿们可不比过去的孩子,才两三岁,正是调皮有个性的光景,他们才不怕呢,一直追着要爬到供桌上去吃大虾,呵呵。


祭祀11.jpg (166.84 KB, 下载次数: 7) 设为封面

祭祀11.jpg



祭祀12.jpg (196.61 KB, 下载次数: 17) 设为封面

祭祀12.jpg



祭祀13.jpg (132.71 KB, 下载次数: 13) 设为封面

祭祀13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返回顶部

GMT+8, 2024-6-15 19:20  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 |Archiver|Horizon MEDIA ( 沪ICP备14046712号-2|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014号

Processed in 2.023714 second(s), 26 queries , Gzip 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