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陆   注册
楼主: 西北红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走近川西——海螺沟木格措的随想

[复制链接]
11#
 楼主 发表于 2008-5-15 20:12:22 只看该作者

康定情歌

——康定情歌——

2月16日清晨,撤出摩西镇的当口,再次朝着神山贡嘎,献上深深的祝福。告别海螺沟之旅,游兴正酣的我们,临时增加新的目标:更高海拔的木格措,由此,当天成为我们在川西腹地最后的一天——游程安排的如此满,还是应了那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:旅游就是自找苦吃,只要能感到乐在其中,值了。
车轮滚滚,尘土飞扬,向前,向前,再向前着。与车轮同方向延伸的,是大渡河。
泸定县境内,西边雪山高耸,海螺沟象倒卷的巨大簸箕,承载起千堆雪般的冰川,贡嘎东坡一路奔腾的冰瀑孕育出泸定境内的这条苍龙——大渡河,就这样紧紧依偎着我们,仿佛告诉不经意的来客,也仿佛含羞藏首于山川之间,默默的,默默的。
到达康定县前,大概有两个小时与大渡河并肩,从海螺沟出来,在车轱辘颠簸中行走的柏油路不少,但,1935年,那个时节衣衫褴褛,困乏不堪的红军,沿着山梁山谷急行军的故事,成为大渡河永远的历史钩沉:能说的,或者,此行最大的感慨就是:红军伟大,毛泽东伟大——某种意义上,他们在那个时候的所作所为,现在看来,依旧用神奇乃至传奇来形容,这,不是自然,但胜似自然。
历史,在一百四十多年前,在这里,让石达开的太平军全军覆没;历史,在六十多年前,在这里,让毛泽东和红军重新书写世界军事史上传奇篇章;甩不掉的影子,在不断轮回闪现的思绪中放大,转换,最后归结成海螺沟之旅难忘的感叹:却原来,人的神奇可以这样书写!在现场观拜泸定铁桥之际,你还会对“人定胜天”这一名言产生怀疑吗?
康定,跑马溜溜的山;康定,康巴汉子的向往;这是一个山包夹盖其间的山谷地带。进入县城伊始,左侧突兀耸立的,就是跑马溜溜的山——跑马山,就是每年四月在山顶平缓的大广场草甸上举行盛大活动的,名动天下的“四月八转山会”的所在。可以想象,海拔3000米的跑马山上,俯瞰“康定溜溜的城”,是种什么样的心情!难怪,康定情歌能从山顶唱到山下,从康定唱遍川西,唱遍祖国,飘香世界——“越是民族的,就越是世界的”,诚哉斯言!
环河谷傍山冈建立的这个县城,规模小但影响大,是川西少数民族的心脏地带,沿街店铺在车轮的疾驰中晃眼而过,给人感觉并不象在少数民族聚居区,而类似内陆一个小县城的味道罢了。
其实康定的历史远远超过“跑马溜溜的山”,康定过去叫做“打箭炉”,西来的马帮到达康定,就要在这里转换运输工具或者就地进行茶马贸易。1696年康熙帝批准了在康定进行茶马互市贸易的请求,使康定成为了内地与西藏地区之间主要的商业中心。国内的丝绸、茶叶等商品经过康定运往西方,而南亚、欧洲、美洲的商品也从这里销往中国内地。这就是闻名遐尔的茶马古道上,贯串东西方文明的驿站之一。从云南辗转而来进入四川,再到达西藏的这条茶马古道,最后经过亚东出境,它与祖国西北的丝绸之路遥相呼应,彰显出它的价值。
康定以北,26公里,此行最后的所在,木格措终于展现在面前。
12#
 楼主 发表于 2008-5-15 20:13:06 只看该作者

木格措

——木格措——

藏语意思“野人湖”的木格措,350平方公里,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,海拔3780米,主湖面4平方公里,水深极限70米,由数十个湖泊,高山草原和峡谷构成,限于时间,直奔主题,毕竟只有4小时。
事先司机对那里是谈天色变,车胎防滑链的准备就是例证,几天前还是大雪封山,道路远比海螺沟艰险,这些,在那个时刻,16日下午,成为我们幸运的再次写照——天,晴朗,路积雪已经融化,在上山土路上,听司机滔滔不绝赞运气,看峡谷变深变陡,而其中一次转弯的错车,差点让我们成为野人湖的永恒:外档车行的小金杯客车,轱辘在悬崖边仅仅10公分处行走,把一路上山最吃惊的故事都压在车轱辘底下了,想想真后怕,哈哈。
原本那个故事是说,几年前一头硕大强悍的野熊挡在此间前的路段上,面对丰田的陆地巡洋舰丝毫不畏惧,司机和乘客不敢造次,双方对峙据说有半天,最后由于野熊的悻悻而退作罢。野人湖没有出野人,但那头跟越野车相仿身材的熊,成为这个路段最心惊肉跳的图腾,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?
后来才知道,眼前这段就是杜鹃峡所在。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据说此峡谷有近十种杜鹃争奇斗艳,寒冬料峭刚过的二月,常绿植物只有松树,姹紫嫣红的景色,只好留待有缘人探访了。可以想象那个时节,空谷芬芳,鸟语花香的杜鹃峡会是怎样的丰姿绰约,盈盈万千了。
金杯车在溪流潺潺,景色开阔的空旷地带歇脚:七色海到了。下车,拍照,环顾,早春刚露尖尖角的时候,这里并没有寒冬的痕迹,不过,看到的海子,充其量是九寨沟海子的“具体而微者”。半年前去过九寨沟,对于那里类似五彩池,熊猫海等人间仙境,印象要比这里深的多。唯一能让我愉悦的,是这里的七色海,没有多少游人,宁静,幽远——没有人就是风景,符合我的怪异逻辑。
当3780米的野人湖最后展现在我们面前时,湖光山色是凝固的,一眼望去,冬日的暖阳斜坠在环湖拱立的西面山外,雪皑皑,青葱葱的山,如果不说它的海拔,真以为它是江南常见的湖泊呢,奇怪,怎么会有野人湖这个名称?翻看后来留下的照片,除了嘻嘻哈哈在冰封三尺的湖面摆立各种pose外,空寂,山风,雪白的冰面,踉跄的蹒跚,这是“野人湖”最大的印象,还是那个老话:来的不是时候。荡舟,戏水,野鸭,以及环绕湖间的各类野生动植物景色,留待有缘人了。
这个海拔高度上能在游记中驻留的,一个是野人湖三面环山,一面倚邻塔公草原的那个丘陵:一路争强,甩开众人攀援而上,站在草原上俯瞰余阳映照下的野人湖,风,寒冷料峭,景,苍翠葱茏;另一个是不断来往驰骋的马帮(跟海螺沟碰到的一样,都是当地山民自己的马匹,用来搭载游客,人数约莫要上百了,他们反倒成为空寂山湖的一道风景了),特有的黝黑皮肤,曲卷的头发,透红的脸庞,那渴望的眼神,不熟练的汉语,以及策马湖边原上的迅捷,还是感到生命的强大。
有些气喘,无奈时间,放眼望塔公草原纵深的蓝天青草,farewell,留点遗憾吧。
时刻留点遗憾,但时刻得到惊奇,这是在告别木格措的归途中再次感受到的。其实在野人湖的途中还能得到印记的,一个是冬天倒悬在行车路旁的迷你冰瀑,活龙活现的似乎固定在土坡上,山冈上,甚至用固态的方式推进演绎到土路上,斜阳中映射出冰晶玉石般的色彩,给了银装素裹一个另类解释:用冰形容裹挟,我想这个词汇在这里是很贴切的。
另一个是药泉。还记得上文中说过的温泉吗?有幸在更高海拔的木格措再次享受到温泉的抚摸,或者说,是药泉的拥吻——下行的山路中,大概在海拔3000米有当地人称为的药泉,温度达到七十到九十度,跟泡汤池的那种比较,小很多,但烫很多——是泉眼在小山包一样的斜坡上汩汩流淌出来那种泉水,而且其中矿物质含量很高,都是地下矿泉和温泉的和谐产物:同行者都在这里驻足休息,泡脚成为那个时候最好的放松。想想看,撸起裤腿,褪掉厚重的鞋袜,坐在池子边伸腿放入,旋即在冷风飕飕中翘起脚板大叫好烫的感觉……呵呵,泡蘑菇了,那个时候。修整归修整,不能让嘴巴松闲,边泡脚解乏,边剥壳连续吃了五个现买的熟鸡蛋——都是几分钟前农妇放置在喷涌热泉口的生鸡蛋哦。浓浓的矿物质味道,你想象的到吗?
川西,海螺沟之旅,在一路颠簸和等待中,终于完成了。作为为期五天行程几百公里的此次旅行,应验了开头说的话,走进一个地方,不仅是走马观花,而是用身心体验,这样才能更还原本意上的“走进”,我们达到了吗?目前看充其量是走近,靠近了。至于旅游带给我们的神韵,除了时常品味外,更多的还留待以后了。
以后还会有吗?我相信。不,应该说,我坚信。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003.10初稿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005.3修改完稿
13#
发表于 2008-5-16 09:34:22 只看该作者
LZ...图片呢....?!~~~大量文字叙述...晕...
14#
发表于 2008-5-16 10:07:18 只看该作者
和照片一块发来更好!!
15#
发表于 2008-5-16 10:51:31 只看该作者
这样的文采值的慢慢的品味咀嚼顶!就是我们的想象力不是很丰富,楼主能发些图片吗?谢谢!!!
16#
发表于 2008-5-16 11:29:05 只看该作者
作者的文笔真是好,欣赏中……
17#
发表于 2008-5-16 12:41:32 只看该作者
不好意思,LZ我只是粗粗的看了你写的文章,很美。只是看到这些文字上川西的景色,就我让我想起那里现在所发生的灾难。什么时候它才能恢复它原先的美丽啊!重整家园后的川西还会有那么美的景色和那么可爱的人吗?
18#
发表于 2008-5-16 12:55:01 只看该作者
期待图片ING....
19#
发表于 2008-5-16 13:06:20 只看该作者
建议LZ传点游记的图~
20#
发表于 2008-5-16 13:25:20 只看该作者
很厉害...可以写出这么长的游记.....我出去玩什么都写不出来的..一下子就忘记那边什么样了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返回顶部

GMT+8, 2024-6-15 05:03  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 |Archiver|Horizon MEDIA ( 沪ICP备14046712号-2|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014号

Processed in 1.769274 second(s), 21 queries , Gzip 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