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管理员
查看: 814|回复: 17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全国最小的元代古戏台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帖主
发表于 2011-12-24 16:10: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
山西石楼县位于黄河东岸的吕梁山西麓。坐落在县城西南约40公里张家河的殿山塬上,有座殿山圣母庙和一座元代古戏台。
驱车从公路上下来,只有一条小路通往那里。前些日子下了一场雪,路不好走,我们绕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慢慢往上爬,很艰难地翻过一座山,往下走不远,拐弯后终于看到了那座庙。
车还没停稳当便惊动了看庙人,只见他急匆匆的从山坡下住的地方爬上来。估计这里很少有人光顾,守庙人好奇的看了我们好长时间,并问这问那。听说是专程来看古戏台的,便很客气的接待了我们。据看庙人自己说,他不是本地人,孤身在这里呆了20多年。往好里说,人家觉悟高,为保护重要文物古迹,发扬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的精神,来这里无私奉献。要不然就是身世坎坷,躲在这深山里避难。否则,谁愿意独身自家呆在这沟沟壑壑,渺无人烟的大山里呢?仅仅是猜测。假如他是出家人,我倒不会这样胡思乱想一番了。
跑题啦?没!
看庙人打开门锁,把我们领进庙里。院子里打扫得很干净,足以说明看庙人很尽责。


先说这古戏台。
灯刻文记载:“元至正七年(1347)重建”。以台基下裙墙旧砖观察,接近宋砖尺码。按此推理,台基应是元代以前之物。戏台顶柱、斗拱、梁架、建筑结构基本上系元代旧观。戏台面宽五点二五米,进深五点一五米,平面近似正方形。台上面积仅及二十七平方米。在目前已知元代戏台中,此为最小例。这是山西吕梁山保存至今唯一有确切年代可以考证的元代戏台。

也就是说,这个古戏台是1347年重修的,按道理说,创建年代还应该往前。由于这里人烟稀少,到庙里烧香和看戏的人自然也更少。再加上山路崎岖,建筑材料运输困难,盖的小一点,情理之中。于是,全国最小的元代古戏台因此而诞生。

再说说这寺庙。据考古家们研究,殿山寺始建年代没有确实可靠的材料,和古戏台一样,元代重建无疑。但是从寺内发现一个覆莲柱础,给我们断定殿山寺的始建年代提供了证据。覆莲柱础从隋唐开始盛行,宋金以后基本绝迹,“柱础的形式与雕刻趋丁多样化”。殿山寺的覆莲柱础从时代上排比,不会比宋更晚。
殿山寺坐北朝南,占地面积2375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。寺内建筑由中轴线呈对称分布,依次为正殿、戏台、山门和戏台一座;两旁分别有,东西配殿、厢房及十一孔窑洞。确实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明代古寺庙建筑群。
殿山寺正殿也称悬空无梁殿。它是采用砖石券成,面阔三间,进深一间;殿外设有木结构的回廊,结构雅致。正殿内塑像共三组,十三尊。中间是后土圣母坐像,东侧是九天圣母坐像,西侧是使令圣母坐像,分别高1.16、1.1、1.2米。圣母两侧各有两尊高0.82米的侍女站像。正殿的东、西两侧有豆生娘娘、催生娘娩的坐像,均高0.96米,以及两名女官的站像,均高1.3米。正殿用传统的四根蟋龙柱将三位娘娘间隔开;后墙壁除了用牡丹、芙蓉等花叶填充格扇背景之外,还使用了大量“悬塑”艺术手法,用于表现人间多福、多子、天上仙乐祥云等繁褥的生活细节。 

问题就来了,现在我们看到寺庙中供奉的神灵“后土圣母”,是管“计划生育”的道教神灵,居四御之末位。全称“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”俗称“后土娘娘”。殿山寺不光是殿宇造型属明代风格,寺内彩塑在人物造型、衣饰等多方面也都透露着明代风格。可是对面却戳着一个元代重建的古戏台?这又是咋回事?
山西寺庙建筑很有特点,凡是有庙的地方,对面就是戏台。按常规,进庙许愿,祈盼儿孙满堂,不仅仅是磕头,你还的上供品。假如灵验了,你还要还愿,花银子,让神灵们听戏。久而之久,便形成一个系列活动。据我猜测,那元代古戏台,简单,料用得好,不易坍塌。对面的寺庙群,房子多,结构复杂,再加上历代战乱,难免遭受大自然的洗礼和人为的毁坏,年代久了肯定耗不过这古戏台。
要知道,几百年来,各类剧团在古戏台上演出场次的频率,无论如何,它都是随着对面寺庙香火的兴衰而兴衰。其传播的内容,演出的剧情,大部分也是与时俱进。据当地老乡讲,当年贺龙手下有个剧社就在那古戏台上演过宣传抗日打鬼子的戏,好看着咧....


你不得不承认这里发生的一切瞬间,确实是一个时代变迁的标志或缩影。

不说其他的,1949年解放,土地改革,人民当家做主。一方面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,加紧生产,多打粮食,喂饱肚子,顾不上其它。加上在“阶级斗争一抓就灵”的日子里,到处破除迷信,横扫封建残余。哪里会有百姓敢光顾这古庙,烧香磕头闹迷信?在古戏台上唱戏?你试试看?
据老乡说,当年义和团闹事路过此地,还在这庙里拜过神灵,磕过头。在“文革”,大山里产生的红卫兵,那要比义和团厉害得多。他们不怕断子绝孙,万神不惧。那些胳膊上戴着红箍的小将们,凶神恶煞的站在这古戏台上,对天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。他们喊着“打倒牛鬼神神”口号,闯入庙内,“革命造反”了好一阵子,毁掉不少珍贵雕塑。要不是怕引起山火,真敢一把火把这古庙和古戏台给你烧掉!信不信由你,反正我信。
从1988年开始,这里的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。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得到了重视。经文物专家细心考察,创伤累累的古戏台和古庙得到了修缮维护。2004年,后土圣母庙被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时代的进步!
通过古戏台和古庙的数百年来的沉浮,我们从中又领会到了什么?元杂剧是我国各种表演艺术传奇发展的结果。它的辐射面、影响面和传播力度让人难以想象。在这深山里仅存的、全国最小的元代古戏台便是佐证。
在这浩瀚的大山里、在这渺无人烟的黄土坡上,在这极度闭塞、贫乏的沟沟壑壑中,面对这古戏台和古庙,我们脑海中显现的是几百年前人类生存中的精神信仰和文化生活。他们繁衍后代,祈望子孙兴旺,家族昌盛而求神拜佛。在古戏台下,他们如饥似渴的通过台上那些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的故事,去了解,去吸收外面那些个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儿,说起来就这样简单。

如今古戏台和古庙基本恢复了原样,它让我们去追忆那远古,去搜寻那段历史。但这里何日庙里香火旺盛起来?古戏台上又重新出现那人影骚动,歌舞升平的瞬间?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,恐怕很难实现啦。

DSC_000.jpg (270.47 KB, 下载次数: 2) 设为封面

DSC_000.jpg

DSC_001.jpg (351.46 KB, 下载次数: 6) 设为封面

DSC_001.jpg

DSC_002.jpg (284.46 KB, 下载次数: 6) 设为封面

DSC_002.jpg

DSC_003.jpg (284.41 KB, 下载次数: 7) 设为封面

DSC_003.jpg

DSC_004.jpg (176.18 KB, 下载次数: 5) 设为封面

DSC_004.jpg

DSC_005...jpg (299.08 KB, 下载次数: 8) 设为封面

DSC_005...jpg

DSC_005..jpg (308.48 KB, 下载次数: 4) 设为封面

DSC_005..jpg

DSC_005.jpg (299.39 KB, 下载次数: 9) 设为封面

DSC_005.jpg

DSC_006.jpg (323.23 KB, 下载次数: 5) 设为封面

DSC_006.jpg

DSC_007.jpg (342.71 KB, 下载次数: 5) 设为封面

DSC_007.jpg

DSC_008.jpg (266.9 KB, 下载次数: 6) 设为封面

DSC_008.jpg

DSC_009.jpg (264.72 KB, 下载次数: 5) 设为封面

DSC_009.jpg

DSC_010.jpg (226.51 KB, 下载次数: 4) 设为封面

DSC_010.jpg

DSC_011.jpg (221.06 KB, 下载次数: 4) 设为封面

DSC_011.jpg

DSC_013.jpg (212.11 KB, 下载次数: 7) 设为封面

DSC_013.jpg

DSC_014.jpg (233.48 KB, 下载次数: 4) 设为封面

DSC_014.jpg

DSC_015..jpg (338.02 KB, 下载次数: 4) 设为封面

DSC_015..jpg

DSC_015.jpg (179.77 KB, 下载次数: 7) 设为封面

DSC_015.jpg

DSC_016.jpg (210.67 KB, 下载次数: 5) 设为封面

DSC_016.jpg

DSC_017.jpg (242.39 KB, 下载次数: 4) 设为封面

DSC_017.jpg

DSC_018.jpg (182.14 KB, 下载次数: 5) 设为封面

DSC_018.jpg

DSC_019.jpg (183.57 KB, 下载次数: 6) 设为封面

DSC_019.jpg

DSC_020.jpg (203.77 KB, 下载次数: 5) 设为封面

DSC_020.jpg

DSC_021..jpg (406.9 KB, 下载次数: 7) 设为封面

DSC_021..jpg

DSC_021.jpg (210.79 KB, 下载次数: 7) 设为封面

DSC_021.jpg

DSC_022.jpg (221.83 KB, 下载次数: 5) 设为封面

DSC_022.jpg

DSC_023.jpg (236.79 KB, 下载次数: 3) 设为封面

DSC_023.jpg

DSC_024.jpg (170.41 KB, 下载次数: 4) 设为封面

DSC_024.jpg

DSC_025.jpg (314.02 KB, 下载次数: 3) 设为封面

DSC_025.jpg

DSC_026.jpg (433.12 KB, 下载次数: 5) 设为封面

DSC_026.jpg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投票投票 踩
沙发
 楼主 发表于 2011-12-24 16:15:49 只看该作者
多少年来,没人愿进那山里详细描写这古戏台和古庙的沧桑。虽是雪天,路难行,但这次咱进去了,机遇也不错,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,也算完成文物部门交给的一个任务。
今日平安夜,祝大家圣诞快乐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椅子
发表于 2011-12-26 14:38:55 只看该作者
欣赏支持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板凳
发表于 2011-12-26 15:26:50 只看该作者
有价值的纪实。学习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地板
发表于 2011-12-27 08:44:25 只看该作者
生动的塑像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#
发表于 2011-12-27 09:48:25 只看该作者
保存完好,难得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#
发表于 2011-12-27 10:34:57 只看该作者
历史文化 欣赏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8#
发表于 2011-12-27 10:44:03 只看该作者
欣赏支持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#
 楼主 发表于 2011-12-27 20:37:24 只看该作者
保存完好,难得
无风 发表于 2011-12-27 09:48 AM

渺无人烟,路难行,侥幸保留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#
发表于 2011-12-28 09:01:05 只看该作者
支持古代文化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返回顶部

GMT+8, 2025-8-24 17:32  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 |Archiver|Horizon MEDIA ( 沪ICP备14046712号-2|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014号

Processed in 2.143291 second(s), 29 queries , Gzip 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