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5e2e7f1f68af391b135.jpg
(194.33 KB, 下载次数: 10)
设为封面
摄影之路,注定是条弯路,从来没人能够一步到位的。不论是器材,还是风格,以及思想。
我是二十年前接触摄影的,那是在大学里,学业所需,故开有这门课。我记得我有两个摄影老师,一个是讲普通摄影的,姓李,人极英俊,且可亲。他在四十岁上娶了一个学生做他的妻子,后来她成了我们的高等数学老师,美丽的女人,但表情冷漠,至少对我们是这样,反正我从来没见她笑过,想必李老师见过。所以后来我的高数学得很差,不知李老师学得如何。另外一个老师教专业摄影,姓侯,是个老者。胖,极严厉,经常逼着我们计算用电筒暴光地上的脚印所需诸元,我没见过他夫人,想来是和蔼可亲的。专业摄影不太好学,我只得了六十分,且因为作弊,还被口头警告了二次。
我用的第一部相机是海鸥双反120,第二部是珠江135的S-201。学校发的胶卷是铁盒的盘片,于是常顶着被子剪片,晚上顶二床(被子),白天顶三床以上。相纸全是黑塑料袋装好的,扔在枕头下面。许多配显影液定影液的药,胡乱扔在床下,现在只记得有一味药叫海波。那时的相机不能测光,也没有外置测光表。暴光诸元都是死记硬背,好在自己冲洗,出不来就用嘴哈气,用手搓(加热)或用电吹风吹。所以到毕业我也没搞懂什么是准确的暴光,于是基本一直用1/60秒与5。6的光圈。倒也相安无事。
毕业后基本上没再摸过相机,直到二年前。
二年前是因为先喜欢户外,因为户外而接触到了摄影。曾在浩若烟海的DC中迷失,后来因为遇到现在的师傅,带我进了D70的门,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,借陈导的话来说:人不能狂热到这种地步!后来,先是套头离开了我,D70的机身也差点离开。于是,FM2来了,24/2.8来了,85/1.8来了,35/2也来了。
“如果你恨一个男人,给他一台单反吧;如果你爱一个男人,也给他一台单反吧。”
我脆弱的经济在单反与户外的双重攻击下轰然倒地。这时,神话出现了。一个又一个的朋友站了出来,有的赠于了我镜头,有的赠于我相机,还有的赠于了我脚架。我没向任何人开过口,都是他们主动赐予的,这也许是唯一让我能够心宽的地方。于是,我又活了过来。
我是个不喜欢欠下人情的人,可是,终归是欠了。
Debts of friendship must be payed by friendship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2007/01/25
[ 本帖最后由 枫菌子 于 2008-11-8 00:34 编辑 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