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陆   注册

『摄影教程』你知道曝光补偿的“白加黑减”原则吗?

2019-4-25 12:48| 发布者: 资讯发布员1| 查看: 226| 评论: 0|来自: 全球摄影网

摘要: 在学摄影时,大家都接触过一个调整曝光补偿的口诀:“白加黑减”。这个口诀本身很简单,应用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。1. “白加黑减”的含义为什么要白加黑减?这和相机的测光模式有关。相机的测光有个“18%灰”原则,会 ...


在学摄影时,大家都接触过一个调整曝光补偿的口诀:“白加黑减”。这个口诀本身很简单,应用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。

你知道曝光补偿的“白加黑减”原则吗?



1. “白加黑减”的含义

为什么要白加黑减?这和相机的测光模式有关。相机的测光有个“18%灰”原则,会以18%灰为基准来控制曝光。

18%灰可以将我们眼中的绝大部分景物都能够展现出来,照相机依此作为曝光依据,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获得基本正确的曝光结果。

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18%灰原则会导致曝光结果出现偏差。

这是一张白纸和一个黑色封皮的本子:

如果把白纸放大到占据整个画面,由于白色比18%灰要亮,相机会判定“过亮”而降低曝光,如果不调整曝光补偿,白纸就会被拍成灰色:

如果你想让白纸看起来更接近肉眼所见,更白一些,那就需要增加曝光量,这就是所谓的“白加”。

而把黑本子封皮放大来拍摄,黑色比 18% 灰要暗,相机会判定“过暗”而提高曝光,如果不调整曝光补偿,黑本子封皮也会被拍成灰色:

如果你想让黑色本子封皮看起来更真实,更黑,那就需要减少曝光补偿,这就是所谓的“黑减”。

2. 该“白加”还是该“黑减”?

该“白加”,还是该“黑减”?关键要看画面中“白”和“黑”哪个占主导。

比如说,拍摄雪景时,由于画面中大部分是“白”,拍摄结果可能偏暗;你需要增加曝光量,让雪看起来更白更亮丽:

同样的道理,在拍摄雾景时,整个画面都是白茫茫的,容易导致曝光不足,需要你根据“白加”原则增加曝光量。

而如果画面中存在大片黑色、暗色,相机的曝光值可能会偏高,需要你根据“黑减”原则,减少曝光量。

比如说,当你拍摄黑色静物时,由于画面中大部分是“黑”,拍摄结果可能会偏亮;你需要减少曝光量,让静物看起来更接近“真实”的黑色:

需要注意的是,“白”和“黑”不仅仅指的是颜色本身,也可以代表一种相对的明暗关系:亮部就是“白”,暗部就是“黑”。

比如,在拍摄以“一间小屋”为主题的夜景时,由于暗部较多,测光结果会偏暗,相机会提高曝光量,小屋很容易过曝;而如果根据“黑减”原则降低曝光量,小屋就不太容易过曝了。

到底是“白加”还是“黑减”,还取决于“白”和“黑”部分的比例。就拿上图来说,如果你走近几步,聚焦小屋,情形又会完全不同:

小屋的灯光(亮部)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,相机为避免过曝会降低曝光。如果你不希望小屋以外的部分变成一片漆黑,那就要根据“白加”原则增加曝光,以保留它们的细节。

对点测光模式来说,“白加黑减”原则同样成立,你只根据测光点进行判断。当测光点对准的是白色/浅色/亮部时,可能需要“白加”,反之亦然。

3. “白加黑减”并不绝对

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,“白加黑减”实质上的作用是尽可能兼顾整个画面,但这种策略有时候未必符合我们的拍摄需求。

比如,当你逆光拍摄,光比过大,超过相机宽容度时,无论你再怎么做,都无法做到“兼顾亮部暗部”。这时,遵循“白加黑减”原则已经没什么意义。

因此,在这种情形下,你要根据拍摄需要进行“选择性曝光”:是暗部正常,亮部过曝,拍出“过曝小清新”?还是亮部正常,暗部完全变黑,拍出剪影?

即使不考虑这种极端情况,有时候,“白加黑减”带来的比较“正确”的曝光,未必就是最符合我们拍摄需要的、最恰当的曝光。

谁说一定要准确曝光,才是最好的?有时候,故意的欠曝或过曝,反而更能提供特殊的画面氛围。

“白加黑减”原则是一个参考标准,但绝不是必须遵守的“金科玉律”,不要让它束缚了你的创造力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

GMT+8, 2024-4-27 09:37  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 |Archiver|Horizon MEDIA ( 沪ICP备14046712号-2|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014号

Processed in 1.080856 second(s), 20 queries , Gzip On.